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限公司

Xi'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Co., Ltd

img

扫描访问网站

网站首页
img 当前位置:职工文苑 > > 西行札记

西行札记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08:00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722

李  斌


    9月14日,依照院安全生产工作计划部署,由盖西京院长带队,赴青海三个地调项目进行了高原野外地质调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同时,在中秋节佳节来临之际,带去了慰问品,也带去全院职工对生产一线职工的节日问候和祝福。
九月十四日七时三十分从院部出发,汽车沿西宝高速向西驰骋。一路上,盖院长和张主席商议着行程计划,而我则闭着双目,打开记忆的闸门,努力地从影视作品中寻找着大西北的各类画面,因为,这是我工作三十年来第一次西行——高原行(您别笑,从事保卫工作这二十二年,我连春节联欢晚会都没看全过呢!)。
    感觉车头有点高,身体有点摆,呀,不觉已穿行在崇山峻岭中。前后是巍峨的山,刀斧神功般的绝壁,两边是奔腾的水,滔滔不绝,跨过彩虹般的桥驶进一个又一个隧道。见过山,没见过这么俊的山,见过水,没见过这么势不可挡勇往直前誓不回头的水。我童年般的睁大双眼,贪婪的储存着记忆,领略着大自然赋予的感悟。陕西在和我背道而驰,越来越远。
    下午一点到达计划中的第一站——天水。该打牙祭了,是啊,饱了双眼肚皮早提意见了。找到一家面馆,每人一碗兰州拉面,吃的好香(张主席在返回的途中还惦记着这家面)。二十五分钟后,我们继续向西,朝着下一个目标——西宁进发。
    蜿蜒起伏的河西走廊,逐渐失去了繁华,人烟稀少了,浩浩荡荡的车流拉开了好大的距离。层层叠叠的山越来越矮,乌云低沉的伸手可得。被洪水肆虐过的河床如披头散发般的叹息着,隐隐约约的细流似偷偷在哭啼,一股凄凉袭来。独使我好奇的,是那在张艺谋《三枪拍案》中看到的山脊,那红一道白一道的山—好奇妙
    十九点三十分通过收费站进入青海省,天渐渐的昏暗下来,周边 的环境开始朦胧起来,从团聚的灯光可以判断出村落的大小,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弯弯的月牙在我左边或前或后不紧不慢的跟着,逗我玩!
    二十一点十分到达西宁市的落脚点,下车后感觉比西安有点凉,夜景别样!


    今天是16号,西行的第三天,我们离开西宁继续向西,天气有点阴郁。
    昨天,在西宁等来了从内蒙飞来的项目部长姚峰同志和司国辉同志。在宾馆房间里,盖院长、张主席听取了姚、司的工作汇报,在场的还有驻西宁办事处的杨海同志。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交谈中,几位领导用的术语较多,我个外行云里雾里听了个有趣,毕竟关注单位经济发展、市场的攻占谋划、设想和建议、存在的担忧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话题,意犹未尽,饭后虽然天色已晚了,但是汇报工作仍在继续。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呆在机关,有点不了解真正的地质人,与他们深层的沟通少,他们是搞技术的,可他们个个象军事家一样,心里装着那么多关于我院发展的想法和谋略,感动!敬重!如果全院职工都这样,前进路上有何忧!
    汽车开始在盘道上行驶,驾驶员小谢告诉我,远处那座高山就是象鼻山,在到达德令哈之前它最高,姚工讲有句老话:过了象鼻山,把命交给天。听了这话,看着一座比一座高的山被踩在脚下,我暗暗的多加了小心,因为我从未上过高原,院长、主席几年前曾去过更高的地方,而小谢则是老西宁了,高原地区常来常往,一路上关于高原缺氧的故事着实让我听的堵心,乱七八糟的瞎想颇多,还有,两位领导都五十多岁了,就是来过,也是几年前啊。于是,盯着那座山,感觉着自己的身体。近了近了,可以清晰的看见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上写着象鼻山3817米。车开始下坡了,心跳有点快,不是不适,是兴奋,有啥嘛,哼,还高哩,这不没啥吗?心情就象这下坡的车,顺溜极啦。
    几十公里后,一幅景区标示牌映入眼帘——日月山,由于时间紧,无暇游览,却听姚工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汗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的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念家乡,思念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流到山下,汇成了一条河——倒淌河。也是我国唯一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
    望着车窗外连绵的群山,体味着公主当年的心境,一股酸楚涌上心头。这时,盖院长一句趣话,激活了沉静的气氛:应该说,文成公主是我们汗民族派往少数民族的第一个援藏干部。
    不知何时,路变的笔直笔直伸向蓝蓝的天边,朵朵白云间天路相连,路边成群的牦牛傲然无视车辆的通过,洁白的羊群像天上飘落的云,绿色的草地、金色的麦子和青稞,层层叠叠间还有那骑马放牧的藏族小姑娘,蔚蓝的青海湖就像一颗蓝色的宝石离我们忽远忽近,耳畔仿佛传来了一首首美丽的高原赞歌。
    下午四时许,我们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在距城区七公里的路边小院,见到了张忠良项目小组的弟兄们。亲热的相互问候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张主席说明了此次检查工作的内容,发放了慰问品,并祝大家中秋快乐!在仔细听取张忠良工作汇报,特别是听到沼泽、狼、冰河这些经历时,盖院长感慨地说:去年答应今年来看望大家,今天来啦,看到大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能将三年的工作提前一年半完成,可以说咱们的职工队伍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队伍,项目组要安排好大家节日的生活,并一再叮咛特别是在工作快结束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收队!同志们为领导们在百忙中亲上高原看望大家深表感动,并表示做好收尾工作,安全返回。

 三


    17号一大早,告别德令哈的弟兄们,沿G315国道我们直奔格尔木。
    不觉间,视野中的绿色渐渐的变黄了,草变的短了,有一种寸草不生的感觉,张主席告诉我:再往前走连草都没啦。果然,几支烟的功夫,但见怪石浮现,一片荒寂,除了超越或被超越的几辆汽车及几处正在施工的路桥工程透着生气外,一切仿佛都沉睡了,我们置身于茫茫戈壁中,行程开始枯燥。几个小时后,我们与一条铁路汇合,它就是著名的青藏线,在一片苍凉的戈壁滩上,它虽显的有些孤独,但它伸展的双臂蜿蜒起伏,闪着耀眼的光芒奋勇向前,充满了无畏的力量。沿着它前进的方向,我们穿行察尔汗盐湖而过,踏上了万丈盐桥!这座桥既不见桥墩,也不见栏杆,路面充满透明结晶的盐花,晶莹透亮、千姿百态,格外美丽,我欣赏着它,仿佛看到了当年青藏线筑路工人的汗水,这汗水使它更加迷人。
    下午两点来钟到达格尔木市,在餐馆等饭的时间里,盖院长提出要去项目组,司国辉说:从早上到现在还未联系上小组的同志,他们正在打游击,前几天山上刚刚下了雪,120公里的路程有60公里是简易路,要过雪水河,路况不明,还是休息一下,明天联系上后再去。盖院长不愿商量地说:小组的同志们能在那里工作,咱就能上,一鼓作气。张主席算了一下时间,认为可以,便道:赶紧吃,上!
    上!汽车迎着依稀可见的南昆仑山口离开了格尔木。
    越过南昆仑山口,就象进入另一个世界,寸草不生的秃山,生长的光怪淋漓,奇形怪状,一个个象怪兽,瞪着我们。很快60公里抛在身后,剩下60公里的简易路,可苦了司机小谢,他聚精会神熟练地操作着,汽车象跳皮筋一样一会儿躲着路边大大小小的石块,一会儿在小腿深的小河中播撒出一排排浪花。
    看着车下滚滚水波,望着左拐右拐无尽头的小河,倒向车后的杂草勾起了我少年时的回忆:1973年的暑假,我第一次随父亲到大秦岭腹地的莽岭(洛南县),走的就是这样的路,我熟悉这样的路,我熟悉野外的生活,我喜欢随父亲去分队,我喜欢那些叔叔伯伯们对我教的坏,我喜欢这被车冲起的排排水花!
    再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这儿海拔四千二。司国辉的介绍打断了我的思绪,顺他手指的方向我没看到啥,但见右窗外巍巍的南昆仑山上白雪皑皑,车越发的颠簸,因路有多处被水冲毁而不得不在泥沼中爬行。
    三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最远的目的地,这是雪水河地区两幅1:5万矿调项目,有我们九位年轻的地质队员。看到有车来,有几个人好奇但不在意的观看着,他们没想到,这辆风尘仆仆的车是载了多少期望与祝福为他们而来!长鸣的笛声传达着爱的信息,飘荡在寂静的基地上空久久回荡,突然间,他们明白过来、欢呼着迎了上来,喜悦挂在脸上,领导与最基层群众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这高原之上,在这无人区中,你能想象得出,十来个人的沸腾景象是什么样吗?
    基地的房,是在牧人留下的两堵墙上横搭了一块长长的彩条布,遮风挡雨。走进昏暗的房,但见地上一字排开的被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土墙上端端正正醒目的挂着地质作业图,仪器及工具占据了大多空间,墙根前是延续力量的灶台,盖院长和张主席心情凝重地仔细询问着、查看着。院长将手伸向地铺,瞬间,那手颤抖了一下,借着微弱的光,我看见了一双潮湿的眼眶与颤抖的唇!
    听完小组负责张凯的汇报,走出房间与大家围座在夕阳下,院长、主席向大家说明了此行的目的,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发放了慰问品,同时,也发放了《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野外安全行车手册》。期间,了解到此项目即将完成时,盖院长感慨地说:在这样工作艰苦、生存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大家克服高原缺氧等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安全地提前完成任务,并且九个人有四位是我院支援玉树地震灾后地质灾害治理的同志,有两个同志是同窗同宿舍又同时来我院工作的同学。特别是,这么多年轻的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惧艰险,确实体现了我院团结、拼搏、创业、奋进的西勘精神,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同时,在来年,院将加大对野外工作生活条件、车辆、通讯器材、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投入,预祝大家安安全全做好收尾工作,顺利收队。
    在掌声中大家一一握手告别,我看见了一双双敬重和期望、鼓励和信任的目光。望着渐渐远离的基地,我看见落日的余晖下那排人影和还在挥动的手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时,一支矫健的雄鹰在盘旋,再见,年轻的朋友们!
    很晚,回到格尔木沉沉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早起来,我们赶往第三个目的地,被誉为109国道最美丽的地方——海西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香日德镇。这里有我们的一个小组,一位负责,一位编录,一位司机共三个人,在这儿工作两年了。为方便工作,他们取多个工作点的中心位置安营札寨,为了工作,他们早出晚归,餐风露宿,工作上相互协助,生活上互相帮助。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负责人李革伟不顾小家庭的装修及乔迁依然奋战在一线,编录员陶录不记得失默默工作在高原两年,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驾驶员韩磊顾不得待产的娇妻殷切期盼。
    归程中有好一阵我沉默不语,静静地梳理着几天来的收获。一张张面孔,一桩桩感触,我想我要写点什么,我要告诉大家野外一线的事儿,告诉大家野外一线的人!那势不可挡勇往直前誓不回头的水、那戈壁滩上顽强的骆驼草、那无人区翱翔的雄鹰不正是这群硬汉们的写照吗?西勘院今天的丰硕成果,不是时运带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抓住机遇博来的,是有这么一群上千人的无私无畏敢打硬仗的队伍拼来的。我也相信,有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的经营理念的班子带领,有地质立院、和谐发展、富民强院的共同愿景,有爱兵如子、愿为知者死的群体,辉煌永远属于我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