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1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星辉
浏览量:62
近日,西安地勘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地调所所长陈星辉在《陕西地质科技信息》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陕西省镇安西部钨金铜多金属找矿会战区勘查成果及找矿新进展》的专业性文章。该文深入探讨了钨矿成矿机理及找矿靶区的核心问题,紧密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地勘探经验,提出了个人观点和见解。希望此篇文章能为业界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发,共谋地质找矿事业的新发展。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近年来,西安地勘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在陕西省镇安西部钨金铜多金属找矿会战区收获了显著成果,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助力。
会战区地处南秦岭造山带关键构造部位,复杂的地质演化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秉持“地物化(重砂)异常选区、地质测量跟进、科研理论突破、工程实践求证”四步走的原则,开展了近十个勘查项目与科研课题。
聚焦重点区域探明资源潜力。公司承担的向坪-岩湾一带钨钼多金属矿项目历经4个勘查阶段,圈定了16条钨矿(化)体,初步估算WO3推断资源量达1.94万吨,达到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钨矿,目前正在实施第5个勘查阶段。黄金乡金钨矿项目已圈定15条钨矿(化)体和2条隐伏钼矿体,初步估算钨推断资源量0.77万吨,远景可达中型矿床规模。梅子沟钨多金属矿项目新立后,控制了数条钨多金属矿化蚀变带,发现十余个以钨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圈定多条白钨矿体,其远景也可达中型矿床规模,矿化类型与黄金乡项目矿体一致,确定为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蚀变型钨矿床,工业类型以蚀变岩(矽卡岩)型钨矿为主。
主要钨矿体平面分布关系示意图
深化综合研究助力破解成矿密码。通过对镇安西部钨矿勘查与综合研究,发现区内断裂构造,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及层间滑动控制着矿带展布,北东向张剪性断裂及其组成的密集带则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及充填就位成矿地段,其形成时代与北西向断裂一致,且沿此断裂充填的钨、钼矿体成矿年代集中于1.95-2.13亿年前。通过对南带岩浆作用研究认为,南部岩浆岩带的岩体具有高分异特征,为成矿岩体,岩浆迁移演化方向为自西向东转向北北东,预测区内多个隐伏岩体为高分异成矿花岗岩体。
岩芯钨矿化特征
隐伏岩体勘查与化探推广夯实找矿基础。勘查过程中发现,会战区分布着沙坪街、黄金沟等5处隐伏岩体,可能为高分异成矿花岗岩体,目前与之相关的向坪项目、黄金乡项目、梅子沟项目钨矿普查找矿已取得显著进展。由此表明,应加强这些隐伏岩体相关区域勘查,扩大矿床规模,结合华南钨矿成矿模式,这三个勘查区的勘查程度仅处于“五层楼+地下室”模式的中上部,显示深部有更好的找矿条件。此外,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秦岭地区采用1:2.5万土壤测量(沟系法、不规则网)化探手段经济合理,成果可靠,在秦岭地区可推广。
未来,公司将以服务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引领,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能力,全力为打造镇安西部战略性矿产基地贡献西勘力量。